[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简介] 由 [招商人@ZSR(www.cnzsr.com)]小编精心整理分享,供您参阅(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)!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!本文所属栏目 [福建]-[招商载体],内容来源于 [漳州市长泰区人民政府网],作者 [不详],转载请记得注明!
长泰取“长久安泰”之意,建县于公元955年,于2021年4月22日撤县设区,面积912平方公里,下辖9个乡镇(场、区、办事处)、88个行政村(社区),常住人口23.13万人,户籍人口21.13万人。
区情特点:
一是区位优势好。东距厦门45公里,南至漳州市中心17公里,北望泉州130公里,融入漳州10分钟、厦门半小时、泉州一小时经济圈,境内现有厦成、福广、漳永等高速公路过境,5个落地互通,实现各行政村、自然村水泥路“村村通”,全区镇镇10分钟内可上高速。二
是生态环境优。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全力打造“912平方公里全域景区”,森林覆盖率66.75%,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,饮用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,传承古树、古桥、古厝、古庙、古琴等特色文化,打造出山重、后坊等“五古丰登”品牌,凸显“琴棋书画、诗词歌赋”的文化特色,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、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单位。
三是发展势头强。初步形成电子信息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,拥有天柱山、十里蓝山、长泰文庙3家A级景区,构建“一区二基地三产业四园区五景区”发展格局,2022年全区三产比例为5.4:69.1:25.5。2016、2019、2020年三次获评全省“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”,是全省唯一连续12年(2007-2018)获评“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”的地区。2023年,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,入选全省城市发展“十优”区。
四是城乡统筹稳。创新乡村振兴“大走访”和“七赛”机制,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、产业一体化布局、文明一体化共建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、发展成果全人口共享,成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、全国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县、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、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、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。
【地理环境】长泰地处厦漳泉中心结合部,东距厦门45公里,北望泉州130公里,处于厦漳“半小时经济圈”。厦蓉、福广、沈海复线等3条高速公路过境并设立4个落地互通,国省干线联十一线先导段、纵四线建成通车,全区所有乡镇10分钟内均可上高速,实现高速公路、国省干线、自然村水泥路全覆盖,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,获评省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。
【自然资源】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是长泰土地结构特征。土地面积900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20.3万亩,林地园地90.13万亩。整个地形呈蒲扇状,东、西、北三面青山环抱,南部多平原,山地、丘陵、平原错落有致。海拔最高山峰1128米,最低平地7米,呈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。逶迤的青山,自然天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,使这里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气候温暖,雨量充沛,常年春意盎然,四季花果飘香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,年平均气温22.9摄氏度,总降水量1405.8毫米,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。土壤肥沃,物产丰饶, 是全国优质水果—中国芦柑之乡。水能资源蕴藏量大,并已有相当程度的开发,是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。非金属矿藏十分丰富,高岭土、叶蜡石、钾长石、花岗岩、矿泉水、温泉储量巨大。森林覆盖率达 67.2%,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,饮用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,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福建省环保先进县。
【社会事业】2022年,长泰区社会事业齐头并进。城区中学推行集团化办学,长泰一中加挂市第二外国语学校,中考优质生源留泰率由48%提高到82.4%,四小五幼等教育项目建成投用,新增学位2250个,筹集教育基金1820万元。全国健康区、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入创建,区医院新建工程开工建设。首届春晚成功举办,龙人古琴顺利申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。区级公益性公墓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项目立项实施,社会福利中心加快建设。文昌、锦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。
【政府网站】http://www.changtai.gov.cn/